11月22日消息,年关将至,IDC FutureScapes近日发布了2018年全行业的预测和观察。在这篇报告中,IDC讨论了未来一到三年内可能影响机器人行业的ICO和企业高管做出决断的关键性预测,如到2019年,有60%的高新技术制造商将专注于工业机器人的部署;到2020年,全球移动安全机器人市场将增长近3倍等等。今日的机器人行业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呢?下面一起来了解详情。
机器人正改变着全球工业,仅中国去年就买了9万台
不仅在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的机器人数量同样也在增加。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研究,2016年的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增长18%,达到创纪录的131亿美元。
数据显示,整体而言,全世界去年大约卖出30万台机器人,其中四分之三集中于五个国家,分别是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和德国。
每10台机器人就有3台被中国买走。曾经靠人力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从2013年以来一直都是较大的工业机器人购买国,去年的采购量增长27%。很多发展中地区的投资也在增加,例如中国台湾、泰国、印度和墨西哥,以及意大利和法国。
京东、菜鸟物流战互掐,机器人已展开决斗
据日媒去年3月份的报道,中国已超越美国,是世界上较大的电子商务大国,庞大的电商市场也带动了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中国电商界共占据80%市场份额的两家公司阿里巴巴和京东,在这场智慧物流风暴中,你追我赶地上演了一出智能科技竞赛。
京东早在2007年就开始烧钱自建物流体系,今年4月京物流部门更是从京东分离出来成立了京东物流子集团,正式独立运营物流业务。而阿里在物流上的起步较晚,想当年马云可是坚持称阿里和淘宝“不会做物流的”,2013年阿里终于坐不住了,它与银泰集团等多家公司联合成立了菜鸟网络科技公司,并在今年9月将股份占比从49%增加到51%,对菜鸟拥有了控股权,也实力打脸了自己。同时,这让大家也看了物流行业乃电商必争之地。
虽说两家都在搞智慧物流建设,但经营的模式却大不相同,这也就导致了两者在物流建设上发力点有所差异。
高科技!孟加拉国首家机器人餐厅开业
当地时间2017年11月16日,孟加拉国达卡,孟加拉国首家机器人餐馆开业,机器人受雇当起服务员。该餐馆由中国HZX电子科技公司与餐馆方联合开办。
爱啃萝卜获数千万融资 助机器人自主移动
刚完成数千万Pre-A轮融资的爱啃萝卜机器人技术(深圳)有限责任公司(下文简称:爱啃萝卜),近期可谓备受关注,据了解,此次融资由磐霖资本领投,资金主要用于团队扩充、产品的迭代研发以及标杆客户的市场布局。
据悉,爱啃萝卜专注于智能移动机器人核心技术的研究,是一家技术驱动型公司。团队核心具备十余年机器人移动技术积累和实践工程经验,公司面向机器人企业和终端用户提供方案服务和机器人产品。且在今年7月,爱啃萝卜在上海发布了他们第二代AICANS自主移动系统。该系统可让机器人拥有三大功能(效果):引领向导(带人走);主动运输(自己走);智能跟随(跟人走)。
日本大力发展护理机器人,支出达政府预算三分之一
65岁以上的人口占日本1.47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到2065年,预计这一比例将达到40%。
这解释了在日本为什么老年人家庭护理中开始大力推广采用机器人和智能传感器。
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估计,日本的护理机器人市场预计在2015年到2025年间将增长20倍。事实上,政府将其三分之一的预算用于发展护理机器人。
机器人来抢“手机贴膜”饭碗了
不久前,在上海举办的2017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机身五颜六色的机器人成为展馆主角。他们舞动着灵巧的身躯,用新奇的方式展示着精准、速度与智慧,刷新着观众的认知。
在8.1H馆内,国际机器人争奇斗智。互动素描、便当装填、手机贴膜等场景化互动式展示,让人感觉很有亲和力。日本川崎重工推出的多关节型双臂机器人“duAro”,现场演示“便当”装填:其双臂定位精度误差控制在0.5毫米以内。并且,在装填过程中,还能根据下一个等待拿起的物品特点,快速换“手”。
而在另一侧,一款机器人正在演示手机贴膜。记者揭下原手机上的钢化膜,递给机器人,进行了一番体验:两只手臂的机器人,一只手臂擦拭清理手机屏幕,另一只手拿起一张钢化膜,揭下第一层,准确贴在手机上。前后用时一分钟。记者拿起手机查看,发现机器人贴膜,边角美观,严丝合缝,无任何气泡。旁边的导引机器人还会耐心地询问用户是否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