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和智能化,并以居住者的需求为导向进行设计。
医疗护理领域:通过新型智能设备,病人的关键健康数据将会被自动监测,在紧急时刻还可以自动通知相关医疗机构,提高了护理的质量。
34下一页>
公共基础设施:通过智能系统的应用,乡镇间、区域间以及全国范围的公共基础设施可以提高使用效率、降低使用成本、提升安全系数,如供电、供水、能源、电信系统等。这些设施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十分重要,而且通常相互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因此更加需要一个统一的智能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统筹。
3.智能生产
“智能服务世界”在生产领域的主要目标是,让德国企业成为全面的生产解决方案提供者,支撑德国的生产大国地位。
之一:城市内生产和个性化生产
未来生产的区位正在向离顾客群体较近的城市周边、甚至城市中转移。城市中的智能生产意味着要共同改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企业要尽可能让自己的生产过程适应城市环境,这就要求生产流程必须更加灵活,这正是智能服务在生产领域的一大发展潜力所在。
另外一个发展趋势则是顾客对于产品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开发能够满足生产个性化要求的生产模式是当前BMWi资助重点:如建立生产平台,将增材制造融合到消费品领域的个性化大规模生产和B2C市场中;致力于实现小批量生产的项目,也就是所有生产出的产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其中运用了工业4.0技术作为生产计划和管理的硬件工具;还有一些专门研究增材制造对个性化生产作用的项目等。
之二:互联机器间通信
“智能服务世界”致力于推动互联机器通信模式的发展:如建立在信息物理生产系统领域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服务平台,将现有的生产设备改造成符合工业4.0生产模式要求的智能设备;致力于研究根据传感器和订单信息,实现生产设备自我优化;根据机器收集的信息,自动分配进行设备维护的技术人员的数量和时间;此外,互联机器在农业生产领域也开始广泛应用,“智能农业世界”项目的目标是探索如何实现农业生产流程的智能互联。
之三:广泛应用VR和AR设备
“智能服务世界”计划在VR和AR领域资助一批具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包括建立服务平台,将企业应用的所有AR设备、生产和物流系统以及公司内部软件连接起来,使它们可以实现相互的信息查阅和交换,以此让中小企业可以更加方便的发展和使用AR技术;致力于开发智能眼镜的新组成部分以及相关服务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希望让产品信息直接通过眼镜展现在工人眼前。
4.跨行业科技
“智能服务世界”报告中的跨行业科技主要指一些数字化平台、生态系统或线上市场,企业可以在这些平台上提供商品、数据以及一些新的智能服务,同时,他们也可以在上面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很多“智能服务世界”资助的项目,都是以开发这样的数字化生态系统和技术平台为目标,其中的一些项目成果已经得到了应用。另一方面,这些项目的执行者同时也会利用其他供应商开发的开源基础平台和组件,比较有名的IT生态系统包括阿帕奇软件基础平台、OpenStack平台、Linux平台等。另外,由于这些生态系统的开源特点,其受到网络攻击的概率也相应提高,因此也出现了一些保护生态系统安全的研究。
三、问题和挑战
虽然“智能服务世界”所资助的项目的领域和目标均不尽相同,但它们在执行过程中面临了一些共同的问题和挑战,能否得到妥善的解决关系到整个计划的成败。
1.法律挑战
通过不同的来源收集尽可能多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应用,这是智能服务世界能够成为现实的一大前提,但这些行为和活动不可避免的要牵扯到数据安全问题。因此,“智能服务世界”专门进行了“法律挑战”方面的研究,重点的研究主题包括:数字平台的管理框架、数据应用、数据保护和数据产权、竞争以及平台使用者的隐私保护等。基本的一条原则是所有对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储存必须首先征求数据相关方的意见。未来还会继续开展民法和法律处罚方面的研究。
2.更加安全的平台结构设计
智能服务平台的设计首先应该遵循共同的法律标准,无论是数据的使用、数据与服务的结合、数据敏感性还是数据的可信度,都需要有一个稳固的法律基础。比如在数据使用和保护方面,涉及到使用权限和责任划分的问题,数据提供商、服务供应商、平台运营商以及用户之间的权责分配问题还有待解决。在身份管理方面,关注重点使用管理、不同安全级别的法律管理以及动态法律授权,跨服务和跨平台的身份验证程序以及与物联网相结合的应用模式是目前相关项目的发展方向。此外,平台的反应速度、兼容性、IT安全、组织模式等都是在构建一个安全、高效的平台时需要应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