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的一些人士发现越来越多的行业使用了机器人。ABB公司的全球机器人技术主管Per Vegard Nerseth预计手表、剃须刀、牙刷和玩具制造商对机器人的需求将会日益增加。他还认为机器人还会制作蛋糕、切菜和肉、清洗窗户。
位于亚特兰大的初创公司SoftWear Automation Inc.开发了据这家公司称可以缝制衣服的机器人。这家公司希望机器人能让服装生产从低工资国家迁回美国。
但是这一美好愿望可能不会实现。
美国、欧洲以及其他高薪酬国家和地区应该能从这些趋势获益,但是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益处的不只是这些国家。中国也在大力投资于机器人,中国人口在老龄化,中国工人工资一直在上涨。根据贸易团体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到目前为止,中国平均每1万名制造业工人配备30台机器人,落后于韩国(437)、日本(323)、德国(282)和美国(152)。但是,该联合会预计,明年中国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总数将超过北美。市场调研机构IHS Technology预计中国的机器人销量在2019年将从去年的5.5万单位增长到21.1万单位。
当然,国与国之间的制造业竞争不仅仅跟机器人有关。决定商品在何处生产的因素还有税收、法规、熟练工人和供应商、能源成本以及是否愿意长期投资。波士顿咨询集团哈尔·瑟肯认为,要想在全球制造业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投资机器人和有效使用机器人是必须的。即使是现在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国家将来也将被迫采用机器人,否则会失去更多的就业机会。
即使机器人的使用会造成制造业的迁移,但机器人对劳动力本身的影响好坏兼有。更多地使用机器人意味着工厂车间需要的工人数量减少,那些做不需要太多教育的重复劳动的工作最容易受到影响。然而,即使是高度自动化的工厂也需要做设计、工程、设备维护和维修、市场营销和物流等工作的员工。
而且,机器人必须在未来的几年里进一步发展,电子产品等的组装工作才能大部分转移到美国和欧洲。
现在的协作机器人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一旦有人靠近它们,它们就必须慢下来,甚至停止工作,这造成生产中断。我们这里以Baxter机器人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Baxter是Rethink公司生产的双臂协作机器人。
Rethink在三年前大张旗鼓地推出了Baxter,但是rethink只售出了不到1000台Baxter机器人,而且Baxter主要被用来完成搬运材料、拿起零件、拆箱或者装箱等简单的工作,部分原因是,由于安全考虑,该机器人的工作速度受到限制。
Rethink总裁和知名机器人研发人员罗德尼·布鲁克斯(Rodney Brooks)说,Baxter提供了学习经验,让生产商和其他人看到了协作机器人的潜力。Rethink在3月公布了新的机器人Sawyer,Rethink说Sawyer的速度最快达到Baxter的两倍。
机器人技术面临另外一个障碍是,制造出拥有接近人类精细动作技能的机器人。虽然近来机器人技术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机器人仍然难以处理布匹、电线等柔软物品。
麻省理工学院的助理教授朱莉·沙阿(Julie Shah)说:“人类可以轻松处理柔性材料,但这对机器人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人类使用了触觉反馈,面对各种情况,随时进行调整,机器人科学才刚刚开始应对这一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