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海德官网
   
推进电机系统能效提升 助力工业绿色发展
来源: | 作者:bq1203 | 发布时间: 2015-07-29 | 2173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5国际高效电机大会MotorSummit”于7月10日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这是首次在中国举办这一盛会,今后计划每两年举办一次,与瑞士苏黎世召开的会议交相辉映,逐步形成辐射亚太主要经济体的行业长效交流合作平台。”国际高效电机大会主席康拉德表示。

  工业节能的“牛鼻子”

  据了解,国际高效电机研讨会是电机领域全球性的行业盛会,按惯例每两年一届在瑞士苏黎世召开,定期就高效电机制造、电机系统节能与相关市场机制探索等前沿政策、实践现状与趋势进行探讨,同时为切实促进全链条行业合作提供资源整合协调与技术咨询。

  据统计,电机系统消耗中国约75%的工业用电和64%的全社会用电。而中国电机能效平均水平比发达国家低3%~5%,电机系统运行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还落后10%到20%,能效提升空间巨大。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表示,电机是我国用电量最大的终端用能设备,目前中国电动机的保有量大约21亿千瓦,年耗电量约3.4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64%,其中工业领域的电机用电量约占工业用电量的75%左右,对照国际先进水平,我国电机的设备生产和使用的总体水平还有不少差距,95%以上在用的低压电动机属于相对低效的产品,因此大力推进高效电机设备的生产和应用是当前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工业绿色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要举措。

  他说,国务院在今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明确提出要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工业的绿色发展,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到2025年,工业增加值的能耗比2015年下降34%,同时中国也向世界做出了承诺,到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到峰值。

  “应该说对于大多数制造企业特别是加工企业来说,电动机是牛鼻子,抓住了电动机这个关键的环节,也就找到了我们节能降耗降本增效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之一。”高云虎说道。

  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说:“瑞士Top10节能中心是一个致力于推动超高能效产品基准的国际公益组织,目前已经在镇江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主要业务是对电机的能耗做出评定,并提出改进建议。”

  戴尚贤说,此次大会的召开就是希望能通过各种方式把瑞士能源的政策以及经验传到中国来,并把最高效的产品提供给中国市场。

  如何运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13~2015年)》(以下简称提升计划)提出:到2015年,实现电机产品升级换代,50%的低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产品、40%的高压电动机产品达到高效电机能效标准规范;累计推广高效电机1.7亿千瓦,淘汰在用低效电机1.6亿千瓦,实施电机系统节能技改1亿千瓦,实施淘汰电机高效再制造2000万千瓦。

  据初步测算,全国累计实施推广高效淘汰低效电机系统节能改造6000多万千瓦,高效电机市场的占有率由3年前的约3%提升到目前的约17%左右。

  “但再高效的单一电机是没有用的,在实验室中的电机也是没有效率的,效率只有在真正工作中才会产生。”康拉德说,因此现在我们更注重将电机能效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考量。

  康拉德介绍,70%左右的工业用电其实是在电机系统,比如说泵、风机、压缩机还有传送带等等。因此单一的强调高效电机本身并不科学。“如果我们要达到最大化能效,必须要从系统着手,这包括输电干线以及每一个部件构成整个的系统。单个设备效率的提高带来的节能的效果应该是1%到6%,但是整个系统效率的提升会带来节能效果10%到30%。”

  因此,现有和新建工厂中的高效电机和系统可为缓解中国气候和环境问题做出巨大贡献。从全电机系统着手是提高效率最有效的方法,即高效电机和搭配合适规格的拖动设备,使用高效传动带和齿轮,减少低效的节流阀和挡板,合理利用变频设备,这些措施结合起来,可获得20~30个百分点的可持续节能效率。

  而为了比较好的核算出电机系统改造以后的节能效果,就需要有一套节能量评估标准,其中还包括通风机和泵的部件。然后在整个核算方法当中采用机器模型的方法,再去测算每一种设备节能效果的时候,找到影响系统效率的因素。

  最后根据诊断报告,会看出整个电机系统当中什么地方有问题,应该用什么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并做出不同方案,找到节能量最大的推荐使用。这样才能让用户一目了然,了解改造之后所带来的效果。

  一般来说,提高电机效率的方式有多种,只不过企业习惯上采用优质材料和部件优化电机结构,提高加工的精度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电机系统运行效率的方式。此外,从经济上看,也不是所有的场合都适用采用更高效率的电动机,而是整个工艺系统最匹配的,并选择合理被拖动设备的效率及节能装置。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不同能效等级的效率应该得到适当的提高,这是我们的建议。”康拉德说,如果应用得当,在提高节效方面的投资通常可以在3年之内由节约的成本收回。

  三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