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海德官网
   
在“曲线救国”中探索的国产CPU,曙光在哪里?
来源: | 作者:中海德 | 发布时间: 2020-12-09 | 2302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此背景下,留给国产CPU发挥的空间小之又小。国产CPU当前在党政军及重点行业应用较多,由于该类行业对安全性和定制化要求远高于消费级市场。如2016年申威推出的神威-太湖之光,堪称当时世界上运算能力最强的超级计算机,还有在科学计算和航空航天等领域较为出众的龙芯系列,销量也不错。

然而,由于CPU工作原理不同,用于这些特殊行业的CPU无法在消费级市场大展拳脚。企业级市场注重CPU性能,而消费级市场对CPU性能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对基于主流架构的软件生态更加敏感,令人遗憾的是,国产CPU恰恰在这两方面均存在短板,因此与距离国际主流差距较大。

我国作为全球CPU主力消费市场,国产CPU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近年来,在国际环境压力下,国家大力推进芯片自主化进程,陆续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如税收减免和优惠、科创板上市补贴资金等,为加速CPU国产化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制造的推进,CPU也有望迎来一波国产替代潮。

据中国通信院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3.72亿台,其中,5G手机1376.9万台;2020年上半年,智能手机的总出货量达到了2.489 亿台,其中5G机型共计出货了6360万台。我国迎来5G智能手机换机潮,集成5G基带的CPU处理器也将得到较快推广。

据统计,2020年我国将有超过500亿个终端与设备联网,其中超过50%的数据需要在网络边缘进行分析、处理与储存,而现有的网络带宽将会成为物联网网络发展的瓶颈。因此,在5G网络高速扩张的背景下,边缘计算服务器市场需求有望得到充分释放。

在工业、政府、金融等toB领域,云计算都将成为必然的选择。目前,国内以腾讯云、阿里云、浪潮、瑞友等为代表的云计算企业更是在5G时代获得蓬勃发展,并积极打造属于自己的国产化云产品,由云服务器拉动的国产CPU市场需求高涨。

随着工业4.0的推进,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在向制造强国转型的过程中,智能化升级改造将成为重要方向。CPU作为智能化设备核心部件,将广泛应用于工控系统中。未来,工业控制领域对自主可控的国产CPU需求强劲。

工控小编认为,受益于“国产替代”大势中巨大的内需增长与政策支持,CPU国产替代弯道超车的空间较大,但或许只有当国产CPU全面打入消费级市场之时,才是其真正崛起之时。不过,CPU的设计和制造,是一个涉及多种尖端技术的全球产业链。完全实现CPU国产化不光要打破技术壁垒,还需要面对政策、成本、市场、用户习惯等诸多难关。总归,拨开了云雾,终会看见曙光,自主虽难,但探索永不止步。


 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