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构建中国产学研用新生态
毫无疑问,橙色·云工业产品协同研发平台尚属成长型平台,但其背后有着严密的逻辑链条与多年的实践验证和迭代更新,同时依托于杰瑞集团二十多年的传统产业升级经验,使得橙色云在建设和运营工业产品的协同研发平台时更具优势。
谈及平台的诞生,赵迎芳依然历历在目:橙色云创立于2015年,第一阶段花了两年时间利用项目验证其商业模式,确定通路畅通;第二阶段搭建橙色·云工业产品协同研发平台,并不断迭代升级;2018年平台从功能意义上更新到3.0版本后进入快速扩张期。
就实际运行效果来看,自2016年正式上线以来,橙色·云工业产品协同研发平台公开项目需求超900个,发布总额超过8亿元,成交额超过8000万元,18500多位工程师入驻平台。
赵迎芳以杰瑞集团举例道,集团正在实施一项叫“消除自己的数据中心”的战略,未来杰瑞集团的数据中心都将存于云端,而橙色云已经将工业产品协同研发互联网化,以这种创新模式为产业上下游伙伴赋能。
赵迎芳将橙色·云工业产品协同研发平台比作“1”,将外部资源喻为“N”,1+N,将构建中国产学研用新生态。
对于中小微企业,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橙色云都将“一视同仁”认真对待,投入人力、物力与资源,满足企业研发外包需求。
对于国内软件供应商,橙色云提供一个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平台。
赵迎芳坦言,当前国内软件发展呈现出有公司无产业的状态。很多研发技术人员都是点对点提供服务,如果他们之间能相互合作,交流技术,分享经验,从单打独斗走向竞合共赢,将会有效促进中国工业软件的发展。
橙色云作为平台服务商,其一,希望将这些公司集聚起来产业化,打开国内软件市场,让工程师更方便地使用工业软件;其二,将终端用户的反馈意见藉由平台传递给国内软件公司,帮助他们自我改进、迭代提升,由此形成一个螺旋式、互动互促的良性循环。
导入高校研发成果,打破企业与院校间的资源对接壁垒。
企业不走进高校,并不知道高校正在研发什么,有哪些研发成果正是自己所需的。比如,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在农业方面造诣颇深,其中一项技术研究,能帮助企业打造精准变量喷雾、减少农药飘失、实现减量施药的安全高效的先进设备。
“高校有非常多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没有落地,如果有一个平台可以帮助打通企业与高校之间的研发资源对接壁垒,将会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据赵迎芳透露,山东省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项目,包括专利,之后将在橙色·云工业产品协同研发平台某个板块进行公示,以便科研成果有效对接转化,打通产学研用内循环。
社会优势研发资源汇集与再利用。
中国很多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退休后,依然能在橙色·云工业产品协同研发平台上继续发光发热,或承接软件研发项目,或成为橙色云研发“大脑”团队一员,利用丰富的经验,为企业项目把关。
谈及未来,赵迎芳说:“橙色云要打造一个共建、共创、共赢、共生的平台,这里包括我们的客户、我们下游的合作伙伴,以及平台的工程师团队,只有这样,一个平台才能长久的活下去。因此,橙色云是这个平台的缔造者,也是风险的承担者,希望用我们的力量,让上下游合作伙伴在这个平台上有所收获,有所成长,价值有所体现。哪怕橙色云只解决的是一个小小的点,但我们只做这一件事,在接下来的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里,踏踏实实、专心投入在这件事情上,真正让中国实体企业的研发有所提升,同时让中国的软件真正能赋能企业。”
来源:中国工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