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
2018年工业机器人需求爆发。
以谐波减速器为例,为打压中国机器人产业,日本纳博特斯克卖给ABB、库卡等四大机器人公司的减速器价格,是给我国机器人公司价格的一半甚至更低,同时我国机器人公司还要被迫接受6个月甚至更长的供货期。
国产减速器虽然价格便宜且供货期短,但“精度保持性”等产品关键性能远不及日本产品,大多只能供中、低端机器人使用。
总结下来,国产RV减速器的短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国产制造设备相对落后,日本设备企业对我国禁售;
(2)RV减速器核心零部件—轴承仍受制于国外;
(3)热处理技术不过关,使零部件变形较大。
另外通过对绿的谐波的发展历程进行复盘,发现其大概有如下几个特点:
(1)早期技术不够,服务来补。在保证产品品质和性能的前提下,绿的谐波产品售价约为哈默纳科价格(出售给中国机器人厂商的价格)的30%,在中国市场,绿的谐波相比哈默纳科具备更快的售后响应速度、更佳的现场服务能力和更短的交货周期;
(2)服务来补短板的同时加速技术追赶。从研发强度上看,绿的谐波研发费用率在2018-2020年均超过10%;
(3)实现核心零部件的自制。柔性轴承和交叉轴承是谐波减速器的核心,与国内其他厂家外购不同,绿的谐波已实现自制,且质量不输国外头部竞争对手;
(4)深耕精加工,生产制造体系完备。绿的谐波突破了谐波减速器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柔轮加工和装配的一致性等瓶颈。
回顾绿的谐波的崛起之路,谐波减速器的竞争是技术、产品性价比和服务等综合能力的竞争。
而RV减速器当前的短板,跟谐波减速器当初的短板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国内RV减速器厂商要实现弯道超车同样需要解决短板问题。
回顾历史,日本从欧美引进工业机器人技术,并逐步发展为全球机器人产业最强大的国家,同时也成就了其在减速器领域的霸主地位。
究其原因,除了劳动力缺乏倒逼、政策支持、下游汽车和3C产业的培育之外,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是主要驱动力。
可以预判,国产RV减速器的崛起同样需要全产业链的协同,尤其需要下游优质产业的培育。而那些品质好、成本控制好、服务好且掌握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胜出的几率较大。
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