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以来,5G技术发展捷报频传,通信和算力持续增强,信息传达的速度更为高效、精准,抗干扰的能力更强。中国作为率先抢占5G技术高点的国家,以迅雷之势发展5G相关产业及其应用,机器人产业与5G技术的高度贴合,更是得到了高端信息技术制造业的高度认同。
有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机器人市场发展蓬勃,2021年预计规模就达839亿美元,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几乎平分秋色。而伴随着5G技术的不断演进,机器人产业更是不断地向更高阶的应用场景发展,例如可远程控制的医疗机器人、街道马路上智能避障的自动驾驶机器人、复杂地质环境里自由穿梭的探测机器人、火灾等特殊现场来去自如的消防机器人......
“千奇百怪”的机器人在社会的呼声里应运而生,解决了诸多复杂繁重场景的操作问题,代替了大量的重复性人力劳动。但更高级、更智能化,也意味着机器人的研发和部署需要更多方面的技术支持。
高效的网络速率只是机器人“源动力”的冰山一角,更低的低时延、更大的大带宽和更广的连接以及更强大的AI算力驱动都是机器人走向更自动化、智能化的必要条件。而5G+AI技术的发展,恰如其愿的适配了机器人产业发展所需的“源动力”,并不断地拓宽着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赛道和应用场景。
█ 5G+AI:机器人产业的未来
5G+AI技术影响了一大批产业的发展,机器人行业便是其中之一。首先,5G技术的低时延、高速率、大带宽、广连接特性,突破了4G时代机器人工作范围受限、业务覆盖受限、提供服务受限、运维成本较高等诸多痛点,赋予了机器人极大的活动范围能力,也促使机器人的业务应用走向千家万户,作用于家庭、物流、工厂、巡检、医疗、消防等方方面面。
不仅如此,5G为机器人提供了更大的算力和更多的储存空间,满足于机器人地图构建绘制、自动规划路径、物体数据识别等多种自动化功能。以仓储AGV为例,5G+AI技术的应用下,AGV在活动区域内既无需铺设轨道等固定牵引设施,还可以在无人监控的状态下正常运行,智能检测和识别障碍物,主动停驶和绕行。
其次,AI技术的诞生与发展,是真正催生机器人走向智能化的核心要素。从算法层面看来,AI深度学习算法可以解决语言、逻辑推理、学习等问题,将为机器人获得自主意识提供可能,以此增强机器人的自主感知能力。
人工智能的出现,首先提升了人类使用机器人的体验感。过去机器人只有简单的外形和单方面的按钮式指令操控。人工智能出现以后,使机器人操控过渡到以语音、触屏为主的控制模式,人机的交互形态更完善、更便捷,也更友好。
随着摩尔定律的发展,AI算力不断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纵向深入。目前,世界上就已经存在多个单一领域中智能机器人打败人类的案例,其中Alpha Go击败人类职业围棋选手的事件在2017年火遍大江南北。我们足以预见,人工智能的加码,将为机器人智能化带来更好的未来。
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