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灯塔工厂复制的核心要义,海尔方面认为,经验共享和生态构建是重中之重。对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来说,跨行业赋能能力需要将复杂、多功能、强实施、高门槛的解决方案,解耦成碎片化、易复制、易吸收的技术架构体系,而这也是从“工业互联网项目”迈向“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关键一跃。
目前,卡奥斯COSMOPlat已覆盖化工、汽车等15个行业生态,构建起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的立体化数字赋能体系。
推进柔性制造落地
中国的“灯塔工厂”在世界市场上占了几乎半壁江山,作为传统制造大国,灯塔工厂如果能够大规模复制,“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进程势必加速。
从行业分布来看,中国的灯塔工厂除了新能源、钢铁、制药等标准化制造行业,还覆盖了家电、汽车、3C电子等行业。在市场化的转型中,后三个行业对柔性制造的需求比较迫切。
柔性制造通俗来讲就是以消费者为导向,以需定产。柔性制造的应用,能帮助制造企业实现“一盘货”,有效控制库存。何为“一盘货”呢?以家电行业为例,传统的家电零售渠道,代理商分为各个层级,在销售中从上到下逐层压货,造成了大量的渠道库存。但“一盘货”的体系,库存是透明的,各级代理商都来买这一盘货,销售的效率和物流的效率提升,有效控制了渠道库存,并减少了各级渠道商直接的博弈和矛盾。
柔性制造考验的是生产线和供应链的反应速度。灯塔工厂本质上是以更先进的方式去管控供应链风险。首先,是通过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拉通上下游企业,实现柔性生产和准时交付,进而实现呆滞库存无限趋近于零。
陈俊介绍,通过数字化改造,灯塔工厂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零缺陷,同时还能实现广泛的柔性自动化生产,解决小批量、多批次的生产需求。
尔方面亦有同感,海尔卡奥斯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忠毅在此前的采访中也表示:“卡奥斯COSMOPlat可以为不同行业和规模的企业度身定制方案,赋能企业实现个性化定制、平台化设计、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制造、数字化管理、服务化延伸。”
共建生态链破解“先天不足”
从理论上来看,在灯塔工厂普及的过程中,会有一个难以调和的矛盾。一方面,制造企业对灯塔工厂需求迫切,但从技术积累和专利沉淀角度来说,以上企业不具备“基因”优势。具体表现是是数字化的基础能力欠缺。此外,在人员配置方面,具有数字化、智能化背景的人才也并不充裕。
不过从目前灯塔工厂的实际推广结果来看,美的、海尔等家电制造业务出身的企业,却并未被所谓的“先天不足“所限制,这两家企业已率先成为数字工厂大户。
陈俊坦承,和京东、阿里、字节相比,美的确实不是这种数字化原生企业,但是美的数字化转型动手比较早,从2012年起就在做数字化转型的这个工作了。美的集团的数字化转型决心非常坚决,从该项目指挥官的级别就可见一斑。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亲自来推动整个项目的进行,所以在公司内部数字化转型被称为“一把手项目”。
海尔也是中国最早一批探索工业互联网的企业之一,2012年从智能制造转型的探索实践为切入,基于智能制造理念,提出创建互联工厂,将传统的大规模生产转型为大规模定制模式,实现与用户相连,满足用户无缝化、透明化、可视化的最佳体验。
转型意识早,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合力。对于美的集团而言,数字化转型是分阶段的,从2012年到2020年,美的用8年时间,投入超百亿元,逐渐完成数字化1.0和2.0的转型。在数字化转型的1.0阶段,美的会向麦肯锡、IBM、甲骨文等企业做咨询。但到了第二阶段,制造、品质管理、物流、营销基本上依靠的就是自主研发。
实际上,工业互联网内涵丰富,仅凭一家企业无法满足制造业的全部需求,比如AI算法技术、图像识别技术、视频语音分析技术等,市面上有小而美的垂直类公司更专业化,未来,共建生态链是普及灯塔工厂和数字转型的最优解。
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