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海德官网
   
焊缝检测的国内外标准对比分析
来源: | 作者:中海德 | 发布时间: 2023-05-19 | 906 次浏览 | 分享到:

3. 国内、外焊缝检验标准对比分析

由于ASTM标准中关于焊缝检验需要采用相应的图谱进行比对,这种方式对于要求较高的焊缝而言,相对难以评判,因此国内若无特殊需求一般很少采用。国内锅炉压力容器行业主要采用NB/T 47013进行检验。铁路行业中,由于以前主要以钢结构为主,一般采用GB/T 3323及GB/T 11345进行射线和超声波探伤,随着高速铁路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及高速动车组的成功研制,目前有很多已转换到要求按ISO 5817及ISO 10042要求进行相应的检验,同时,成体系的ISO17636-1也大量使用(GB/T 3323)也是基本等同的这个标准,除了验收部分)。由于国际标准在大量采用,对焊接检验要求也相应地逐步提高。

国际焊接体系标准,是以ISO 5817及ISO 10042为核心制定的一系列关于射线、超声波、磁粉及渗透探伤标准。这两个标准仅设定了验收等级,并没有涉及具体的检测方法,而很多条款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某种方法,如根部未熔合,标准中涉及到了未熔合的部分的厚度,这在我们的常规无损检测方法中可能是无法做到的,需要使用者根据情况来选择方法和对应条款。在ISO 5817及ISO 10042中,按检验严格的等级分为B、C、D三个级别,B级要求最高。从标准内容来看,比目前国内标准要求检验项点更多,如增加关于蠕虫状气孔的规定,对缺陷要求控制焊道面投影方向的大小及焊道横截面方向的尺寸,尤其是B级要求中对缺陷的控制比国内标准要求更为严格,如单个气孔不大于0.2s(s—焊接层厚度),因此在6mm以下薄板焊缝中要求明显比国内标准高。

射线检验时对薄板要求更高,ISO标准按A , B 两种像质等级和三种透照布置——单壁单影、双壁双影和双壁单影分别规定了透照不同厚度要求达到的像质指数。对双壁双影和双壁单影法, 又按像质计放置位置——射线源侧或胶片侧分别规定了像质要求。

ISO标准确定像质要求, 单壁单影法是按单壁厚度,而双壁双影和双壁单影法是按双壁厚度(国标均按单壁厚度) , 这与确定曝光条件所依据的厚度达到统一。但实际上, 就被检焊缝厚度来说, 双壁透照法所得IQI灵敏度总是单壁透照法的一半。ISO标准对192 Ir源的使用, 在某些厚度范围内对像质要求作了放宽处理, 如A 级: T = 10~ 24mm ,可低2 个指数; T > 24~ 30mm , 可低1个指数;B级: T = 12~ 40mm , 可低1个指数(以上均指单壁单影法)。这是因为源透照厚度越小, 像质损失越大。标准放宽要求, 是承认某像质水平降低的事实。之前国内线型灵敏度像质计采用16组细丝,而ISO标准中采用19组细丝计,增加了三组细丝以加强薄板检验的透照要求,厚度< 2mm 时, ISO标准有像质指数17~19 (相应丝径0.080mm,0.063mm 和0.050mm ) 的要求, 国标中需补充相应的像质计形式。

对焊缝缺陷评定和质量验收条件, ISO 5817及ISO 10042适用于对接焊缝、填角焊缝和分支连接(如T 型接头) ,但具体级别的选用则由有关规程或产品制造技术条件决定。这份通用性标准的目的是要对工业产品焊接质量水平进行分级控制, 以适应不同的需要。它是基于长期工业生产实践经验和一定理论依据的质控性标准, 而不是基于断裂力学, 需要根据缺陷性质、位置、尺寸、使用条件进行安全寿命理论预测的所谓适用性标准。前者的容限水平显然高于后者,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保证。该标准适用于填角焊缝的质量评定, 这正是目前国内铁路、锅炉、压力容器行业急需填补的一项空白, 应结合国情及时消化、吸收和转化。

ISO标准可在焊接缺陷质量评定诸多方面为修订、完善我们自己的国标和行标提供借鉴, 特别是角接焊缝、单面焊和小径管缺陷的评定。欧洲国家对焊接缺陷评定合格与否, 主张参照缺陷性质、数量、大小、位置等数据综合决定。特别是对RT 和U T 缺陷定量提出了挑战性要求, 这也是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

4. 结语

从上文可以看出,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的交流也日趋频繁。而现在新制订或换版的国内标准,包括国家和行业标准,大量的等同、等效或部分等效国外的各种先进标准,这也是国内标准的一个普遍趋势。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对于我们标准的发展,对于整个工业的发展,也是不无裨益的。而我们在工作中,也可以将这些结合起来,从而大大提高我们的检测效率。

另外,现有的标准体系中,ISO标准大都和EN标准的继承性非常强,相关度很高,而美国标准如ASTM自成体系,和前面二者在很多方面有着显著的不同,大家各有千秋。而日本的JIS标准体系,相对于前面那些标准在国内的日益推广,相对使用的并不广泛。所以,我们在工作中,因为不同的标准往往具备一定的差异,不能完全的等效。所以,当使用某些标准时,当可行时,选择或建议选择相同的标准体系,可以大大降低工作强度。

从标准的总览可以看出,国外标准,如ASTM或EN等,各个标准相互协调,各自覆盖不同的区域,如有的描述通用的检测方法、有的描述具体类别的工件、有的描述验收规则、有的描述检测材料的验收等等,进而形成一个完备的体系。而国内标准在这方面还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