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展(位于国家会展中心5.2H馆)聚焦工业互联网,通过展出数字化工厂、云计算、大数据、工业物联网、工控安全等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呈现大量创新实用案例和整体解决方案。SAP将携Leonardo数字化创新系统、数字化物流解决方案、数字化制造解决方案、智能产品设计等场景豪华亮相;英特尔展示的是Intel处理器在云计算、物联网等的全方位应用和前沿的存储&编程解决方案;智能云科将展示基于智能装备联网、面向制造业协同制造双创平台iSESOL等;华为将带来战略级的华为云和KUNLUN9032全球首台32路开放式架构小型机。同期举办“2017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论坛”,专家巅峰对话、共谋行业大发展。同时,将首设“AI人工智能”专区展示,由寒武纪、依图、商汤、小i、科大讯飞、傅里叶等行业领企业带来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场景、科技引领、重点产业、生态培育等多方面典型案例。
另外,工信部评定的2017年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将在1H馆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展区集中展示,引领智能制造示范效应。徐工液压件公司将展示由机床、机器人、AGV小车组成的柔性化生产制造单元、阀产品的智能装配、生产过程的可视化管理、生产环境的智能监控以及后市场运维的大数据分析平台。河南大信将展示“双分布式双模块化”智能制造技术,可实现大规模个性化设计、顾客即时模拟现实体验、智能设计和生产智能融通。上海云统创申智能科技公司将现场展示自主研发的具有状态自我感知、易损件更换提醒、排料口自动调节、故障自动预警报警、远程监控运维等智能功能的大型破碎筛分成套装备以及智能矿山云服务管理平台。中海油惠州石化公司将呈现自主研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作业一体化受控系统、炼化企业全流程协同优化、大型工程项目建设数字化、安全环保、“互联网+”等建设应用成果。
绿色制造:工业能效提升的关键
今年以来,国家工信部完成制定了《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不断健全政策标准体系,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推进工业能效提升,强化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推动清洁生产水平提高,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打造以绿色标准、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为核心的绿色制造体系,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实现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开发高效率、低消耗、低排放的绿色制造流程,降低制造业能源消耗总量成为国内外众多制造企业的发展目标。
第十九届中国工博会旗下节能环保技术与设备展、新能源与电力电工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展、新材料产业展等专业展,将重点聚焦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绿色产品、资源循环利用、清洁生产技术、低碳治污、关键基础材料等展示主题。
——节能环保技术与设备展(位于国家会展中心4.1H馆),将重点聚焦工业节能、空气净化、工业清洗清洁等领域的技术与设备,为工厂提供绿色生产、清洁生产的应用解决方案。工业清洗领域和工业净化及除尘领域的行业知名企业悉数参加。此外,今年还将集中展示工信部推广的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专项展区。加强工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其中,上海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专项展区汇聚了临港、莘庄、闵行、金山、市北、紫竹、青浦、宝山、张江、漕河泾、浦东软件园等工业园区。展示示范基地内推动节能减排降耗,发展循环经济,构建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的成果,集中供能、“三废”集中处理等节能减排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区内企业采用先进节能环保新技术,开展锅炉、电机等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推广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的案例。申能集团将带来道路扬尘监控系统,该系统由扬尘测量主站和若干个扬尘测量子站以及远程监控平台组成,主站与子站之间进行数据通讯,主站与远程监控平台通过3G网络通讯,一套设备可以实现半径3公里区域的有效覆盖。
——新能源与电力电工展(位于国家会展中心4.1H馆),将展示从能源制造、供应、输送到能源的整合和互联等设备及相关制造新技术与重大突破,展现能源与电力行业的绿色、效能及解决方案。今年围绕主题:“能源集成、节能增效,能源装备及技术应用”,设立四大专区:新能源技术与设备专区、工业电器专区、电力电子专区和能源管理专区,吸引到上海电气、施耐德电气、特变电工、保定天威、哈尔滨电气、金风科技、欣灵集团、天水二一三、接佳电气、潘登、施一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前来参展。上海电气将展示“绿色能源、智能工业、创新服务”三大模块,构建智慧能源互联城市的场景,完整地呈现上海电气从发电端到用电端过程中,在绿色能源装备、电力传输、能源配置等方面探索转型的研究成果。特变电工将展示自主开发生产的世界首台、首套1000kV等级,容量为1000MVA的特高压、特大容量变压器;金风科技将展示6MW平台,为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提供行业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同时,施耐德公司也将展示基于物联网技术、面向工业市场的EcoStruxure架构,及其在电网、基础设施以及工业制造领域的新应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