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海德官网
   
和利时DCS学习总结
来源: | 作者:bq1203 | 发布时间: 2016-01-25 | 6828 次浏览 | 分享到:
和利时DCS学习总结

根据现场检测作。对于大多的DCS系统,多使用冗余机构(成对使用、互为备用)。仪表检测到物理量(如热电阻、热电偶、变送器等设备)传送到DCS系统,通过DCS系统对现场的调节机构和执行机构(如调节阀、泵、风机等)对现场进行相应的动作。

在系统组态前,先进行前期工作,包括确定测点清单、控制运算方案、系统硬件配置(系统的规模、各站IO单元的配置和测点的配置等),还要提出对流程图、报表、历史库、追忆库的设计要求。MACS系统容量:模块0~125、现场控制站10~49、操作站50~79的范围。总体使用IP协议,分为130131128129四个网段,其中130131网段联系工程师站与操作员站,它们组成的网络称做监控网;128129网段联系工程师站和现场控制站,它们组成的网络称做系统网。现场控制站与现场设备组成控制网,期间不使用网络协议。服务器与操作员站和现场控制站连接,使用HSIE网络协议,无IP地址。

主要硬件模块:

FM801-主控模块;

FM910920-电源模块;

FM301300-机笼单元(FM801FM910的安装笼);

FM 131A-端子模块;

FM143-8路热电阻输入模块,通过FM131A连接,可处理现场温度范围50~383.02欧姆,接线8通道。有2线制和3线制的接法;

FM147A-8路热电偶输入模块,与JKNESRT型热偶测温元件相连。采用FM192B-CC温度补偿模块;

FM148A-8路大信号输入模块,可处理0~10V电压信号与0~20mA的电流信号,有2线制和4线制的接法;

FM148R-8路冗余模拟量输入模块,与FM133(接电流)、FM134(接电压)使用;

FM151A-8路模拟量输出模块,4~20mA模拟量输出,现场负载电阻大于等于250欧姆时,接8路;小于250欧姆时,接6路;输出时要考虑负载能力;

FM152-6路模拟量输出模块,与FM132底座连接使用;

FM161D-16路开关量输入模块,处理触点型开关量;

FM171-16路开关量输出模块,指令输出:与FM131A131-C通过继电器连接;与FM131-D通过FM138系列中间继电器端子板连接;

TR-终端匹配器,一个控制站一般使用2个;

REP-重复器,1个控制站最多使用3个,而每23个模块需要使用1REP

MACS软件分为物理点(包括硬件通道AIAODIDO)和内部点(如AMDM等,可以自己创建)。一个系统最多有255个,32个组,一个组内可分为8个域(0~7序号)。

MACS软件主要包括:组态软件、操作员软件、服务器软件、控制站软件总控软件等。

组态软件是安装在工程师站上的,它包括:数据库总控、设备组态、服务器算法组态、控制器算法组态、报表组态、图形组态、工程师在线下装等组成部分。完成用户对于测点、控制方案、人机界面等的组态。

    操作员站软件是安装在操作员站上的,它完成用户对于人机交互界面的监控包括流程图、趋势、参数列表、报警、日志的显示及控制调节、参数整定等操作功能。

    服务器软件是安装在服务器上的,它完成对系统实时、历史数据的集中管理和监视,并为各站的数据请求提供服务。

控制站软件是安装在现场控制站中的主控单元中的,它完成数据采集、转换、控制运算等。

MACSⅤ系统组态软件的一般使用步骤:

1.新建工程(数据库总控):在正式进行应用工程的组态之前,必须针对该应用工程定义一个工程名,该目标工程新建后便新建起了该工程的数据目录

2.硬件配置(设备组态):在工程中定义应用系统的硬件配置

3.数据库定义(数据库总控):定义和编辑系统各站的点信息,这是形成整个应用系统的基础

4.工程基本编译(数据库总控):在设备组态编译成功的基础上,数据库编辑完成后可以进行基本编译

5.服务器控制算法组态(服务器算法组态):是用来编制服务器算法程序的

6.工程完全编译 (数据库总控):在服务器控制算法工程编译和基本编译成功之后可以进行联编,生成控制器算法工程

7.控制器控制算法组态 (控制器算法组态):是用来编制控制器算法程序及下装控制器的

8.绘制图形(图形组态):用来绘制工艺流程图的

9.制作报表(报表组态):用来制作反映现场工艺数据的报表

10.工程完全编译 (数据库总控):生成下装文件

11.登录控制器,将工程下装到主控单元(控制器算法组态)

12.下装服务器、操作员站(工程师在线下装)

13.运行程序并在线调试  

进行系统组态,要按照上面步骤进行,才能有条不紊的设计组态。其具体内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