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3日,由中国自动化学会和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联合主办的“2015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国内领先的工业自动化与信息化产品、技术、服务供应商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远股份”)携其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应邀出席。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领袖企业的负责人、院士、学术界和工业界代表400余人,现场座无虚席,反响热烈。
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科院自动化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飞跃研究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郑南宁院士、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刘兴平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宏鑫、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鹤皋、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黎晓东秘书长等业内顶级专家学者及科远股份等领袖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就新一轮工业革命即将带来的智能机器人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爆发式增长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共同展开激烈探讨。
科远股份技术中心总经理祖利辉先生发表了《自动化厂商眼中的智能制造--科远股份与智能制造》的专题报告,对未来智能制造体系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展望,并对实现智能制造在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及科远股份的应对策略做了深入的剖析。机器人是实现智能制造不可缺失的执行环节,以机器人代替人后,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设备的高度柔性化。只有通过软件技术和通讯技术,实现需求、研发、生产、管理等的互联互通,进一步将终端客户、研发过程和生产过程联动,才能真正实现从客户需求到生产制造的智能制造。
祖总经理表示“未来,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可能是最热门的行业,而结合科远20多年的经验总结,我们分析未来的工业发展趋势为C2M(顾客对工厂),以C端需求驱动M端制造,而科远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跨越设备、跨越车间、跨越工厂,构架客户需求与生产制造的直通桥梁的目标高度符合这一趋势,在这一发展目标和办法的指导下,科远完全有信心做中国智造的‘加速器’。”
精彩汇报赢得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有与会专家表示:“科远股份的目标与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希望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和自动化企业能够跳出传统思维,探索和研究更高层次的智能制造方式方法,共同助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的计�X���`��@��坪需要0.3英尺深的水。一个自主化的浇灌系统还可以根据日历的安排来调整自己的工作,比如说5日后在草坪上要举办一场婚礼,那么就需要适当地调整喷水供应,既要保证婚礼当天草坪是绿油油的良好状态,又要保证当天的草坪干燥程度是适合新娘走上来的。
此类型的自主化设备对于周遭环境具有更高水准的判断能力,它们对于背景因素相当敏感,在决定是否要采取行动的时候会结合这些因素加以考量。想要判断一个设备是否拥有自主化运行的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看它在没有人为操作的干预下能否自主选择行动方案。
在辨别自主化系统的时候我们还应该考量大数据的影响,虽然现在已经拥有了海量数据,但是一个系统仅仅使用了大数据并不代表它能够自主运行,如果它还需要有人分析数据并且将处理后的数据供其使用,这一套系统就不能算作拥有自主行动能力。如果这个系统仅仅是提供了可参考的数据与可操作的意见,还是要由人来做出最终的决定并且进行适当的操作,那么该系统只能被称作是智能助手,远非自主化系统。
自主行动才是要义
一个具有自主能力的系统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它有能力选择任何时间去执行自己的操作。当它选择开始操作的时候,它的行动是有意识且根据具体状况来实现的,被考虑的具体状况包括了该机器本身的状态以及其他设备的运行状态。简而言之,一个自主化设备能够通过理性的考虑去适应环境,它能够评估自己的性能并且进一步改善。所有的这一切它都无需依靠人类的参与,它自己懂得如何学习。
简单的自动化系统往往是建立在同样简单的指令上:当特定情况出现,或者某种条件被满足时,它就需要做出相应的固定动作。
人们对于这两种不同的系统所给予的期望也大不相同。同样是草坪喷灌系统,对于遵照指令的自动化系统来说,只要能够满足设定好的每天早上8点喷20分钟水而不是浇上2小时浪费水,就已经是合格的。而对于自主化喷灌系统来说,人们会想着它是否能够在无人干涉的情况下自己考虑到当下的天气状况,从而更好地调节喷灌时间与时长。甚至于我们还期望自主化喷灌系统能根据人们的使用需求来调节草坪的潮湿程度,期望它能够综合利用从土壤传感器中得到的数据并参考来自人类园艺专家的建议,做出一次比一次更好的决定。
不过现阶段自主化设备与系统技术成熟水平还高低不一。有一些设备已经能够实现完全自主化,它们操作时无需人类控制或是监督。其他的设备还只是半自主化产品,它们依然服从于某种程度的人类权威。
机器与机器之间的合作
自主化设备在今后的发展中将逐渐出现机器之间互相协调、互相配合的画面。虽然它们的合作也许仅仅是建立在协调行动上,但是在一个系统中的自主化设备将会逐渐意识到它们与别的设备之间的关系,为何需要相互配合,以及理解其他设备的行为。将多种自主化设备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将会成为最为重要的一种技术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