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用户谈“干扰”色变,觉得干扰既看不到也摸不着,排除干扰引起的故障也毫无头绪。的确,由不同干扰引起的故障现象多种多样,有通信不稳定掉站的,有模块读数不准确的,也有烧毁模块的……下面咱们来看看这个用户碰到了什么奇怪现象。
前两天听一个用户抱怨S7-300 CPU的数据丢失,但重新上电后CPU又可以运行,不得其解。与用户沟通后,可以判定丢失的只是CPU的过程数据,而存储于MMC卡中的CPU程序并没有丢失,否则重新上电后CPU是不能运行的。这样的现象大部分是由于CPU受到干扰造成的,CPU进入故障模式,所有的LED灯全闪,所有通信中断,不控制输出信号,形象地说就是CPU死机了,像PC的蓝屏一样,这也是一种保护模式,防止设备误动作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时CPU的内部数据丢失,再次上电后(可能需要一段释放时间),MMC中存储的程序复制到CPU的工作存储器后CPU运行,但是所有的过程数据被初始化,诊断缓冲区的数据保持,过程分析应该是这样的。
缺省的情况下,PLC的逻辑地与供电系统M端以及PE相通,在接地良好且有等电位连接的情况下,各个分散的设备之间电位相同,便于互连。但是如果接地不好,例如共模干扰或其他干扰通过地线传导,这样干扰将会影响到PLC的逻辑地的点位,使之不能提供一个参考点位,造成CPU数据的混乱,从而使CPU进入故障模式。这种情况下,将PE与PLC的逻辑地分开及所说的浮地(CPU31X不能分开),将会避免干扰进入CPU的数据总线,但是在多个PLC连接时要注意之间的点位差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
另外一种情况也需要注意,例如24V的电源不但给CPU供电,还给一些中间继电器供电,一些情况下,线圈在断开后释放能量,在电源回路上产生的高电压将影响到CPU的逻辑地,从图1种可以看到,高电压干扰直接影响到逻辑地,即使将PE与PLC的逻辑地分开也没有多少作用,因为与PE没有关系,有没有干扰可以使用示波器直接连接PLC的电源侧进行测量,如果有干扰,可以将CPU的电源与继电器控制回路分开,也可以使用二极管作为释放高电压.
我司主营以下产品:
一:AB系列模块:1746、1756、1771、1769、1785系列,与2711系列触摸屏
二:西门子数控类6SN系列与工控机类6FC5,
三:施耐德:140系列模块与TSX模块
四:ABB机器人:DSQC 3HAC,及ABBDCS系统模块。
其他欧美日产品:安川,霍尼韦尔,SEW,力士乐,艾默生等DCS系统模块、伺服电机驱动器、PLC、机器人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