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潘英章关注的问题所在,在自上而下的智能制造升级的“洪流”中,大多数中小企业有被裹挟的嫌疑,一边头脑发热希望赶上“班车”,一边一头雾水不知从何做起。
欧姆龙正是捕捉到中国市场这一亟待解决的“通病”,提出“高度十一米以下的解决方案”。欧姆龙这样定义现场高度:将工厂生产现场定义为十米左右,这是欧姆龙所关注的范围。MES系统高度为一百米左右,更高CLOUD系统则是一万米。
“生产管理也好,信息化也好,智能化也罢,都需要建立在十米的工业现场之上。为实现诸多目标,我们需要做什么?现场是第一步。”大场合志补充说。
为了更好地实现i-Automation!,欧姆龙推出了i-Automation!所需要的所有产品。
“只有这样,才能从生产线的角度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大场合志说,“以往欧姆龙自动化专注于传感与控制,现在我们依托收购的美国工业机器人企业爱德普和运动控制企业Delta Tau,加强了生产线控制和高性能运动操作的结合。如今我们可以更好地为客户解决PLC难以完成的复杂动作控制,大限度提高制造业的生产率、安全性、灵活性和产品质量,为汽车、数码设备、食品饮料、包装等行业提供创新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以及服务支持。”
此外,如何将产品或者服务送达到终端用户,也是欧姆龙重点考虑的问题。进入中国以来,欧姆龙培养了一大批优质的代理商合作伙伴。
“幸运的是,这些代理商早在欧姆龙进行转型的时候就跟着一起转型。”大场合志说,“他们清楚欧姆龙的基础,同时也有一些代理商向SI(系统集成商)发展,那么我们选择加强和他们之间的合作,将他们培养为SI。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欧姆龙目前的SI在数量和质量上都稍有欠缺的现状。”
欧姆龙行进中的未来计划:
VG2020
谈到智能制造的未来,潘英章设想道,伴随工业互联的普及,日臻成熟的自动化产品和系统将成为联网的标准节点,自动化企业的两种可能:一是在横向整合中成为大型部件供应商,二是向上整合工业软件成为系统供应商。大场合志认可这种可能,同时表示,欧姆龙目前实施的战略VG2020对2020年的目标有清晰定位。
“Value Generation 2020”(简称VG2020),是欧姆龙集团制定的十年长期经营计划。据悉,VG2020将2011年~2020年的10年分为两个阶段:将2011年度至2013年度的3年期间定为“Globe Stage”,致力于全球性收益结构构建以及全球市场中的成长;将2014年度至2020年度定为“Earth Stage”,在扩大“Globe Stage”成果的同时,致力于开创面向地球“创造新价值”的新事业。
VG2020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IA事业的强化:在作为支柱产业的IA领域(工厂自动化用控制设备及电子零部件事业)进行多投入,确保其成长及高收益能力。同时通过“Globe Stage”及“Earth Stage”加强IA事业,提高发达国家的市场份额,并将其强项扩展到新兴国市场。到2020年,IA事业的销售额达到5000亿日元。
此外,欧姆龙将“由追求传统的高效性、生产性及经济性的社会转变为追求地球环境及精神富足的社会”定义为“合理化社会”。把握合理化社会所追求的“安心”、“安全”、“环保、“健康”等新的社会需求,创出支撑长期增长的新事业。到2020年,新事业的销售额达到1000亿日元。
最后,大场合志还表示,对于欧姆龙自动化而言,进入中国以来,欧姆龙始终助力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目标。“未来,我们希望持续为此做出贡献。”
着眼千里外,发力毫厘间。潘英章感慨,在当下,甘居“十一米”解决方案、务实求进的欧姆龙代表了来自工业现场的声音,也是我国参差不齐的中小企业的真实需求,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或许,日企的这种工匠理念,值得我国制造业和自动化业反思、借鉴,不论是应对当下困局,还是蓄势智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