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海德官网
   
核心零部件实现自主可控,中国工业机器人要崛起了?
来源: | 作者:中海德 | 发布时间: 2022-08-05 | 1867 次浏览 | 分享到:

  开源证券认为,工业机器人行业需求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目前制造行业整体复苏,对机器人自动化的需求上升;二是新能源汽车、锂电、光伏等高景气度的下游行业加速扩产,对自动化生产制造依赖性增强。目前,工业机器人已成为锂电池生产的重要工具。高性能、高速度、高稳定性的工业机器人能够为锂电池生产提供经济性更强、效率更高的生产解决方案。

  平安证券认为,今年上半年,由于疫情反复,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受到影响。随着下半年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工业机器人有望受益于经济企稳,业绩迎来改善。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渗透率加速提升。国内机器人企业本土化供应逐渐完善,并积极调整产业链,及时填补新能源车、锂电、光伏等下游扩产带来的需求。值得关注的是,在上游零部件以及中游本体制造领域国内企业的市占率均有提升。

  中信证券表示,工业机器人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其研发、制造、应用已成为衡量国家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已出台多项相关政策促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面向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半导体等重点行业,推进焊接机器人、真空(洁净)机器人、物流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移动操作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产品的研制及应用,工业机器人有望进入发展快车道。

  4、企业纷纷入局、扩产

  目前已有不少工业机器人产业公司登陆A股市场,包括机器人本体领域公司和为机器人提供关键零部件的产业链公司。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整体产业火热下,一些机器人龙头公司也受到了机构的密切关注和频繁调研,如国内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埃斯顿在近期就接受了400多家机构的调研。

  从市场格局来看,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仍被四大家族等外资品牌占据主要市场份额。根据MIR的数据,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发那科、ABB、安川、库卡的市场占比分别为13.0%、12.3%、8.8%、7.4%。

  此外,爱普生、雅马哈、川崎、不二越、三菱等日系品牌位居前列,市占率前十名的供应商中有七名是日系厂商。

  国产头部厂商起到带头作用,国内机器人厂商出货量排名中,市占率最高的是埃斯顿,汇川技术和新时达也排名靠前。

  控制器与本体一样,一般由机器人厂家自主设计研发。目前国外主流机器人厂商的控制器均为在通用的多轴运动控制器平台基础上进行自主研发,各品牌机器人均有自己的控制系统与之匹配,国内企业控制器尚未形成市场竞争力,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比如深圳固高、上海新时达等。

  从工业机器人下游应用领域来看,锂电、仓储、医疗、半导体等先进制造下游成为机器人行业新的沃土,2021年出货量增速均超过70%。


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