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e-F@ctory自发布以来,已在各行各业取得了优异成绩。目前全球共有200余家公司,超过7300个的e-F@ctory系统正在运行,分布在汽车、太阳能、电池、精密设备、半导体、食品、金属加工等各个领域。
智能时代,e-F@ctory焕发出了更动人的生机,也让三条宽和对其未来在中国的推进充满信心:“e-F@ctory最大的一个优势在于不管客户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型工厂,不管他们是局部导入还是在整个集团践行e-F@ctory,我们都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为他们量身定做一个适合的解决方案。如果对于实现工厂全部工序可视化的需求,客户没有充足的资金也没关系。三菱电机自动化的可编程控制器(PLC)具备CC-Link网络功能,只要在可编程控制器(PLC)上接入制造执行系统(MES)接口,就可以很容易地收集来自所有站点的数据,可以从所需的部分开始,一点点扩大范围,是非常灵活的系统。”
与此同时,他强调:“如果现场工作人员并不具备特别强的专业知识,也没有关系,通过e-F@ctory的导入,我们可以帮助客户收集到他们需要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对于客户来说,操作非常便利。”
加速践行e-F@ctory
从2003年的首次提出,到2016年得到广泛应用,走过的13年间,三菱电机自动化始终持续不断地在完善和深化e-F@ctory。三条宽和告诉记者,e-F@ctory从构造上来说主要分为五个层级。第一层是现场的设备层;第二层是现场的网络环境;第三层是边缘计算层级;第四层是公司内部的以太网以及外部的网络;第五层包括管理软件以及运用的平台。在这五个层级里面,三菱电机自动化一直都在不断推陈出新,开发新的产品。据三条宽和介绍,以第三层为例,三菱电机自动化可以提供的技术包括:完成前沿计算功能的C语言控制器、完成数据接口功能的MES接口系列产品,包括PLC、HMI以及数控机床的接口模块等。
除了在技术上不断完善e-F@ctory外,为了便于更加深入地在中国市场推进e-F@ctory,三菱电机自动化在企业组织架构上面也做出了相应调整。三条宽和谈到:“我们在上海总部构筑了一个新的体系架构——第二分公司。这个第二分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生产管理系统,包括节能系统、应用机械手的自动化系统等。他们不仅可以提供解决方案,还能够承担安装、施工、调试等职责。有了这样一支队伍,可以提升我们为客户提供价值解决方案的速度。”
借力e-F@ctory
三菱电机自动化在推进e-F@ctory的道路上并不孤单。2012年,三菱电机自动化发起并成立了e-F@ctory Alliance,联合软件合作伙伴、机械制造商、系统集成商等在内的全球知名企业,致力于设计产品的定位、服务方案,以更好地解决客户的应用需求,为其提供尽可能完备的解决方案。2015年12月,三菱电机自动化亦在中国发起成立e-F@ctory Alliance,旨在联合中国合作伙伴,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做出贡献。截至今年10月,已有包括SI 、IT、设备合作伙伴等在内的约300家合作企业加入到e-F@ctory Alliance。据悉,中国e-F@ctory Alliance目前有60余家企业,其中既包括以IT为主的全球性企业,也有来自于日本本土的企业。
据三条宽和介绍,目前三菱电机自动化已经与e-F@ctory Alliance中的合作伙伴携手拿到了一些订单,尤其在机械手领域成绩较为突出。他透露:“我们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形式还有很多,包括一起举办客户体验活动,为客户进行咨询,共同进行市场推广等。接下来比较重要的一项是在今年11月份的上海工博会上,我们会联合软件、设备、系统集成以及教育领域的合作伙伴,共同进行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展出。”
眼界决定视野,视野决定成就。三条宽和表示,来到中国后,不仅要关注企业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数字和利润数据,更深层次的,将会关注三菱电机自动化为实现中国智能制造做出了哪些贡献。他告诉记者:“我有一个梦想,到2020年,甚至2025年,希望三菱电机自动化在各个行业都能够得到高度的认可,而这份认可则主要来自于我们为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做出了贡献。"有志者事竟成"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中国名言,我相信,在我和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梦想将不再仅仅是梦想。”
转载自《自动化博览》1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