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海德官网
   
碳酸锂又涨价了!钠离子电池能否解决锂电的成本焦虑?
来源: | 作者:中海德 | 发布时间: 2022-10-12 | 1755 次浏览 | 分享到:

  新能源汽车的热销以及大规模储能电站建设的需求推动所带来的供需错配问题使得锂价持续上涨。而上游锂精矿的涨价也对本轮碳酸锂价格的上涨形成了支撑,在澳大利亚锂矿商Pilbara在9月20日举行锂精矿拍卖活动中,拍卖成交价为6988美元/吨,较上一轮(8月2日)拍卖价上涨10%,在考虑汇率变动后,价格实际涨幅为14.3%,对应的碳酸锂含税成本约为51万元/吨。在这一背景下,短期来看,碳酸锂价格的“疯狂”或许仍将持续。

  而碳酸锂价格的持续上涨无疑会给下游电池厂商、车企带来更大的成本压力。从产业链中企业的中报数据来看,整个产业链中上游锂矿企业业绩超强,龙头企业锂矿业务额的净利率在70%左右,中游电池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仅在8%左右,而整车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在5%左右,有不少车企在亏损的边缘线上挣扎。以宁德时代(300750.SZ)为例,今年一季度,因为没有及时涨价形成价格联动,宁德时代毛利率骤降至14.48%,一度创下有记录来的最低值。

  锂价的上涨,无疑最先会刺激到动力电池企业的敏感神经,会导致动力电池生产成本进一步抬高,进而使得下游整车厂商盈利承压。而整车厂如果直接将消费者作为成本转移对象,无疑会降低民众的消费意愿,进而形成更为严重的负反馈。

  也正因如此,被市场认为具有“理论成本优势”的钠离子电池‘量产元年’将至的言论也引起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密切关注。9月14日,据宁德时代回复投资者提问称,公司正致力推进钠离子电池在2023年实现产业化。这个消息在随后的几天里在整个新能源赛道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带动A股钠离子电池概念股持续火热。

  锂电产业链下游企业的成本压力骤增,带动了市场对理论成本更低的钠离子电池的期待。不过,被市场热捧的钠离子电池能够缓解下游企业的成本焦虑吗?

  1为什么是钠电池?

  从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史上来说,钠电池并非第一次被当作电池材料。由于Na与Li同属碱金属族元素,因此钠离子电池的研究与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基本上同时起步。

  20世纪70年代末期,研究人员开展对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但锂离子电池所表现出来的优异性能让科学家纷纷放弃了对钠离子电池的研究,锂离子电池也在过去50年获得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在1990年索尼实现了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商业化,使锂离子电池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但同期关于钠离子电池的研究却相对停滞。直到2010年后,钠离子电池的研究才出现转折点,随后,钠离子电池在电极材料、电解质材料、表征分析、储钠机制探索和电芯技术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

  事实上,钠离子电池作为动力电池多元化发展的一个分支,其和锂离子电池的理论基础、电池结构均十分接近。液态钠离子电池的结构构成中同样包括正极、负极、集流器、电解液、隔膜。

  由于钠离子和锂离子的特性差异,钠离子的正、负极材料需要选用适用于钠离子迁移的材料,这也是钠离子电池技术的核心。据国泰君安研报,在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无法使用的铜、铁等元素,在钠离子电池中却有很好的表现。

  目前,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分为五种类型:氧化物类、聚阴离子类、普鲁士蓝类、氟化物类、有机化合物类,其中前三种类型的成熟度最高,已进入产业化初期。

  在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选择方面,由于钠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大很多,所以也使得在锂电池中广泛使用的石墨类材料储钠性能较差,不过,一些无定形碳类负极因为其拥有相对较低的储钠电位,较高的储钠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等优点而成为最具应用前景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当前阶段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分为四类:碳负极材料、转化型负极材料、钛酸酯类负极材料以及合金类负极材料。其中碳基材料的技术成熟度最高,资源丰富,有望率先实现产业化。

  在电池的生产方面,与锂离子电池类似,钠离子电池的生产同样要经历制浆、涂覆、装配、注液、化成等工艺。其中,装配环节主要是将制完的正负极片通过隔膜夹层组合在一起,建立电池内部的钠离子通路,并隔绝正负极以防内短路。装配工艺沿用锂离子电池技术,分为卷绕和叠片工艺,前者又分为圆柱卷绕和方形卷绕。此外,钠离子电池产品的结构设计和封装工艺也基本沿袭了锂离子电池,外观大致也分为圆柱、软包和方形硬壳三大类。此外,钠离子电池电解液和隔膜也基本沿用锂离子电池体系。

  也就是说,实际上钠离子电池的生产能够直接使用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生产线,无需重建新的生产线。从某种程度而言,钠离子电池是当前阶段最接近批量化的电池路线。

  另外,从成本端来看,理论上钠离子电池在材料方面拥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如成本占比最大的正极材料,由于碳酸钠价格远低于碳酸锂,并且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通常使用铜、铁等大宗金属材料,因此正极材料成本低于锂电池。据平安证券,使用NaCuFeMnO/软碳体系的钠电池的正极材料成本仅为磷酸铁锂/石墨体系的锂电池正极材料成本的40%,电池总的材料成本较后者降低30%-40%。

  同时,钠离子电池集流器(集流体是正负极活性材料附着的基底构件,约占电池重量的10-13%,用以汇集电极材料产生的电流,并对外释放传导)正、负极均可以用铝箔,而锂离子电池负极需要用铜箔(因为钠离子在负极不会和铝离子发生化学反应),这也减少了钠离子电池集流器的成本。